2025年7月28日,上海三中院的一声槌响,不仅宣判了14名“技术神偷”的命运,更揭开了中国半导体行业最黑暗的一页——华为耗费9亿元研发的Wi-Fi 6/7芯片技术,可能已通过“特洛伊木马”流向国外。
当张琨戴着手铐被带出法庭时,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他背后的尊湃通讯。
这家成立仅四年的公司,曾是资本宠儿,估值一度飙升至10亿元,如今却因技术剽窃被判解散,9965万元资产被冻结,服务器里的侵权数据被彻底销毁。
而就在三天前,高通公司突然在美国申请了两项Wi-Fi 7关键专利,其上海研发中心早在2023年就已解散并销毁资料——这一系列巧合,让这场案件蒙上了一层国际博弈的阴影。
天才的双面人生
张琨的履历曾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标杆。
北大本科、中科院硕士、美国双学位,在高通和华为各5年的技术沉淀,让他成为全球Wi-Fi领域屈指可数的专家。
展开剩余89%2011年加入华为海思时,他以年薪600万的待遇成为21级资深技术总监,主导研发的Hi1101等芯片出货量超数十亿颗,支撑着华为手机、平板的短距通信功能。
然而2020年底的一次私下聚餐,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
在南京某私房菜馆,张琨向老部下刘某抛出创业计划:“我们要做中国的高通,三年内超越华为。”
两人约定,由张琨负责融资和战略,刘某牵头组建技术团队。
随后的三个月里,他们以3倍薪资和股权激励,陆续挖来顾某、周某等3名核心技术骨干,形成“决策-执行”的铁三角。
2021年2月,张琨从华为离职时签署的竞业协议墨迹未干,一个月后就在南京注册了尊湃通讯。
这家号称“打破国外垄断”的公司,实则是张琨精心设计的技术窃取平台。
技术窃取的流水线
从蚂蚁搬家到量产前夜 尊湃的“研发”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阴谋。
张琨制定了“三步走”策略:第一步,通过老员工拉拢华为在职人员,形成“内鬼网络”;第二步,系统性窃取华为Wi-Fi 6/7芯片的核心技术;第三步,利用资本快速包装上市,实现套现离场。
在具体操作上,他们采用了教科书级的窃密手法: 整编制挖角:2021年,尊湃60%的员工来自华为海思,覆盖射频、SoC、数字算法等全环节。
部分员工甚至白天在华为打卡,晚上到尊湃调试盗来的技术,上演现实版“无间道”。
蚂蚁搬家式窃密:工程师们离职前大量访问非本职文档,通过手抄、截屏、智能手表传输等方式,将华为的电路图、版图、测试数据等核心机密带出。
王某扬甚至化名“王某扬”,通过劳务派遣入职尊湃,将抄录的海思技术作为“投名状”。
2022年11月,尊湃第一版芯片流片成功后,张琨立即组织员工更换手机、清理服务器,删除原始数据,并将技术拆解成40个模块分散存储,试图规避侵权认定。
这种“复制粘贴式创新”的效率令人咋舌:尊湃仅用18个月就推出Wi-Fi 6芯片,宣称研发速度比华为快30%。
而华为耗费13年、投入9亿元的技术积累,就这样被系统性窃取。
资本狂欢与法律亮剑
尊湃的崛起离不开资本的推波助澜。
2021年5月,高榕资本以亿元级天使轮投资入场,看中的正是张琨的“海思背景”和团队效率。
2022年5月的Pre-A轮融资更堪称资本盛宴:小米、湖杉资本等10余家机构跟投,估值从5亿飙升至10亿。
一位参与尽调的投资人私下透露:“我们知道技术来源可能有问题,但在行业爆发期,没人愿意错过下一个‘华为’。
然而尊湃的“创新神话”在2023年4月戛然而止。
华为海思通过技术对比发现,尊湃芯片的40个核心技术点与自家产品重合度超90%,部分测试数据误差不到0.5%,甚至保留着华为内部的调试标识。
信息来源:窃取华为芯片秘密,14人获刑,红星新闻,2025-08-1
信息来源:窃取华为芯片秘密,14人获刑,红星新闻,2025-08-1
上海警方突袭尊湃两地办公区时,查扣的7台服务器里,存储着未经处理的华为原始技术资料,成为定罪的“铁证”。
2025年7月的判决创下多项纪录:张琨获刑6年、罚金300万,其余13人刑期1-5年不等,总罚金1350万;尊湃被强制解散,技术资料销毁,9965万元资产冻结。
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,法院首次将“技术密点重合率90%”作为定罪核心依据,彻底堵死了“擦边球”抄袭的后路。
迷雾中的技术外流疑云
案件最令人不安的,是其背后若隐若现的国际博弈色彩。
2023年12月,就在尊湃案发前一个月,高通突然解散上海Wi-Fi 7研发中心,将团队撤回美国,并于2025年7月紧急申请两项Wi-Fi 7关键专利。
巧合的是,这些专利涉及的技术点,与华为被窃取的密点高度重合。
尽管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高通与尊湃勾结,但行业内普遍猜测,尊湃可能是某些势力布局的“特洛伊木马”。
信息来源:惊天大案!华为芯片技术遭系统性剽窃,罚金高达1350万,新浪财经,2025-08-12
信息来源:惊天大案!华为芯片技术遭系统性剽窃,罚金高达1350万,新浪财经,2025-08-12
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, 华为在Wi-Fi 7标准制定中原本占据22.9%的专利份额,因技术泄露被迫放弃部分主张,导致中国在专利池的分成减少15%,每年损失1-2亿美元。
而高通凭借新申请的专利,正在重构全球Wi-Fi 7的利益格局。
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,这场案件暴露出中国科技产业的深层隐患,人才流动的合规黑洞。
尊湃案涉及近百名华为前员工,暴露了企业在竞业限制、离职审计上的漏洞。
华为已紧急升级保密系统,为核心文档添加水印追踪,对工程师电脑实施操作全程记录。
小米等机构的“纯财务投资”辩解难以服众。
行业呼吁建立“技术来源追溯机制”,将知识产权合规性纳入投资尽调的核心指标。
当技术窃取从个人行为演变为有组织的跨国博弈,单纯的法律手段已显不足。
华为正联合中科院、高校建立“半导体安全联盟”,从技术研发到标准制定构建全链条防御体系。
案件宣判当天,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内部信中写道:“ 创新没有捷径,剽窃必遭反噬。
信息来源:“挖墙脚”抄袭芯片设计,警方抓获14人,北京日报,2023-12-25
信息来源:“挖墙脚”抄袭芯片设计,警方抓获14人,北京日报,2023-12-25
当我们在Wi-Fi 8研发中攻克新的技术壁垒时,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利的人,终将被时代抛弃。”
这句话,既是对张琨之流的警示,也是中国科技产业向全球发出的宣言。
正如上海三中院在判决书中强调的:“保护知识产权,就是保护中国科技的未来。”
发布于:广东省金御优配-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-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-无息外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